刘大为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刘曦林:刘大为上海画展前言

刘大为君,1945年生于山东潍县,祖籍山东诸城。潍县,属古齐国,唐置潍州,大汶口文化、龙山文化故址屡有发现,乃齐鲁文化发祥地之一。齐国晏婴、北宋张择端、清代陈介祺皆出于此,欧阳修、范仲淹、郑板桥曾官于此,于当地文化深有影响。诸城齐属琅琊,隋称密州,后归青州,今属潍坊,俊贤辈出,文脉昌炽,有邹鲁遗风,尤以“罗锅”刘墉名世。宋苏东坡曾官此地,有“西北望,射天狼”豪言传世。后大为远赴西北,以草原大漠为艺术故乡,终修成正果,此苏轼之预乎!大为幼虽家寒,却承祖父教诲以诗书继世,具仁爱之心,又得祖母扎风筝、剪窗花之熏沐,富丹青夙慧。   大为少年时随父母及全家远赴内蒙,日观云飞霞走,夜赏星斗阑干,身心伴艺术想象之羽翼成长,由小学至初中已能试为大幅创作。不意遇饥馑年月,无奈以嫩骨弱躯卸石、扛包以补家境,铸就吃苦耐劳、自强不息之志。后入内蒙师范学院美术系兼学中西画艺。一九六六年逢“文革”骤起,受命率队串联长征,与驼队相伴,沐风沙烈日,穿腾格里沙漠,越河西走廊,穿新疆戈壁,步行千里,历时四月,心志俱苦不堪言。事虽荒诞不经,却也永志难忘,骆驼般坚韧耐劳之性遂因之渗融于血...

刘大为、苗再新谈“井冈山革命斗争”题材创作

为了深入实地考察生活,更好地再现“井冈山革命斗争”的伟大历史瞬间,刘大为和苗再新专程跑了几趟井冈山。   他们找到井冈山博物馆的馆长谈了一晚上,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,包括服装、旗帜、时间、地点等种种状况;参观井冈山博物馆、会师博物馆等等,随后又到井冈山地区走了一遭,地形地貌、老房子,都看了一遍。   这么一圈下来,收获颇丰,唯一的遗憾就是缺乏历史照片。因为当时的井冈山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包围之中,再加上后来实施从中央苏区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大转移,戎马倥偬的环境下没有一张历史照片得以保留下来。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,去发挥想象。   基于对整个井冈山时期的历史研究,刘大为和苗再新发现最能代表井冈山时期的典型场面还是“朱毛会师”。虽然井冈山时期有许多革命场面,但大都不足以代表整个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面貌。形象是美术作品的骨架,毛泽东、朱德、陈毅等主要领导人的形象,还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必须同时出现在画面上,红军战士、当地群众、井冈山的地形地貌,这些要素都要落实到画面上。权衡之后的结果...

国画家刘大为的水彩画展

国画家刘大为推出个人水彩画展,让很多人惊讶。他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跟随妥木斯学过油画,研究生期间攻读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专业,如今,又推出自1976年以来的60幅水彩作品。   其实,如果从刘大为16岁画的第一张水彩画算起, 40多年来,他画了上千张。早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上学的时候,他就喜欢上了水彩画,还是1980年北京水彩画会的首批会员。平时只要外出,不管是出差还是写生,他都会带上水彩画具写生。画家陈坚说:“2005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安徽召开时,上千名画家到黄山观光,只有刘老师一个人画速写,我当时认为他在作秀,现在看到他成千张的水彩写生后才明白,写生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。”   在刘大为水彩画研讨会上,水彩画家、理论家一致表示这些画画得很地道。面对大家的表扬,刘大为说:“大家没说我的缺点,但我知道自己胆子小了点,还应该更大胆些,更开放一些。” 当然,刘大为画得好不好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,但有一点,他的水彩画对解决目前水彩画界一些突出的问题,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。 ...

骆驼刘·大为马——画家刘大为素描

大为出生在山东诸诚,我乃齐鲁五莲人氏。虽是两县,但村舍仅隔20里之遥,儿时曾同饮一河水。1984年秋,我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,大为在院中执教,因故土之情,莼鲈之思,又因文学与绘画,向有姊妹情结,我两遂倾盖如故,契若金兰。大为以人物画见长,又工于走马奔驼而画名日隆。至今已有人谑称共为“骆驼刘”、“大为马”。十几年来,大为在全国及国际性的画作展中,获奖多达六十余项。在这侪辈画家中,鲜有其匹,故尔又得了个“获奖专业户”的雅号。   雨露不滋无本草,风云只化有鳞鱼。大为卓然成家,既导源于邹鲁遗风,又得益于茫原大漠的陶染,更是他对自身潜质不懈开掘使然。   大为儿时家道贫寒,但祖父却工诗善书,为一方名士,孩提时的大为常随祖父临帖吟哦。潍坊一带的风筝与年画,绘影绘神,尽态极妍。大为祖母所扎之风筝,所剪之窗花,镂月裁云,名闻乡里。这一切都为儿时的大为插上了富有想象力的翅羽,使他从小耽思文墨,志寄丹青。大为少年随父支边内蒙,定居工业重镇包头。鄂尔多斯大草原上那羊群与白云媲美,鲜花与朝霞共舞的仙境,开阔了大为美的视野,骠悍粗犷的蒙族父老,又给这齐鲁后生注入了一身豪气。大...

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

Processed in 0.288(s)   26 queries